良心是杆秤作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那么,怎么去写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良心是杆秤作文,欢迎大家分享。
浅秋的早上。我缓缓走出办公室,天上布满阴霾,犹如我内心的.愁结,挥之不去。
这个月,作为工商局长,我是如坐针毡。投诉热线都被打爆了,都是同一个问题,短斤少两。骂我们工商局不作为,吃白食,什么难听的,都说尽了。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这年头,到底怎么了?商贩们怎么就那么黑心呢?我决定微服暗访,收集反面教材,给黑心商贩,来个杀一儆百。
上午九点,我来到农贸市场。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,拄着拐杖,走在前面。车来车往,人头攒动,老奶奶大概也有八十了,一大把年纪,行动不便,万一有个闪失,我加快脚步,跟了上去。
老奶奶停住了。她在买西红柿,挑了三个,一个大的,两个小的。只见摊主不经意地放到公平秤,秤了一下,说:“一斤二两,两块四。”老奶奶连连说道:“太多了,就做个汤,用不着那么多。”
老奶奶边说边去掉了个儿最大的西红柿。摊主迅速瞥了一眼公平秤,微笑着说:“刚好一斤,两块钱。”我看不过去了,正准备提醒老奶奶注意摊主的秤子时,老奶奶从容的掏出了四毛钱,丢给摊主,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的西红柿,扭头走了。
东边露出了一抹阳光,阴霾被逐渐驱散。我迈着轻松的步子,走在回来的路上。
原来,人心是杆秤。小商贩短斤少两,能骗得过人的眼睛,却骗不了人的心。老奶奶正是凭她的良心,掂量出了那个大西红柿的重量。
故土山村瘦小,十余户人家,多半持有一门半路技艺。外出之途不再险阻后,青壮劳力陆续寄居他乡。诸多旧存技艺伴随老辈年岁,如同土地缺少耕作逐渐荒疏。
多年来,村里一位老人固执坚守杆秤制作。
山间不乏杂木,枣棣之类多半自生,坚实木质为杆秤上好原料。老人选材必定亲为。一把砍刀,一双慧眼,不消半日,数十根酒盅粗细材料即在角屋内摆放整齐,阴凉风干。老人喜好选取杂果木材,说是:果木无毒,戥金秤银无忧,秤米秤面照吃。
除却进山选材,老人很少外出。每日只在堂屋内临门借光制作杆秤,斧锯刨钻之类工具尽情侍弄。那些风干材料经厚茧堆叠的手掌之中,逐渐成为杆秤雏形。一把杆秤,材料风干后,从打磨、定星到出售,常需月余。除却时光耗费,收入亦无多少。好在田地劳作之外,老人一直视制作杆秤为家庭收入余额。
可惜此项技艺已成垂近西山之日,二十年前关门徒弟改行之后,老人便未再收徒,亦无人拜师。二十出头拜师学艺,历尽六十多年,任凭风雨飘零,老人一直痴迷杆秤制作,且视此为精神寄托。
老人常说:制秤人,挣钱多少只是面子,能否精准全凭良心;用秤人,每一钱每一毫都是在称量自己的良心。
文档为doc格式